Advertisement
中国的机器人外科学杂志 | ISSN 2096-7721 | CN 10-1650/R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Effect of exoskeleton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作者:何件根,武亮

Vol. 6 No. 2 Feb. 2025 DOI: 10.12180/j.issn.2096-7721.2025.02.017 发布日期:2025-03-21
关键词: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脊髓损伤;躯体功能;上肢功能;步行能力

作者简介:

目的:探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躯体功能、上肢功能、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1 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接诊的 62 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1 例。对照组患 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躯体功能指标、上肢功能、 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轻触觉、针刺觉评分均更高(P<0.05)。 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步行能力评分均有所上升, 且研究组步行距离上升趋势更为显著(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更佳,对提高患者躯体功能、上肢功能、 延长步行距离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xoskeleton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hysical function, upper limb function, and walk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31) and the study group (exoskeleton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31)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hysical function, upper limb function, walking ability,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efore and aft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upper limb movement, lower limb movement, light touch sensation, and pinprick sensation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aining (P<0.05). The upper limb function scores, walking ability scores,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s all in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aining, and the upward trend on walking distance was more remarkable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xoskeleton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leads to better postoperative limb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physical function, upper limb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can prolong walking distance of patients.

稿件信息

基金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人才培养“青苗”计划任务书(QML20212202) 

Foundation Item: Youth Talent Training “Young Seedlings” Program Task of Beijing Hospital Management Center (QML20212202)  

引用格式:何件根,武亮 .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5,6(2):282-286. 

Citation: HE J G, WU L. Effect of exoskeleton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25, 6(2): 282-286.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武亮(WU Liang),Email: 1972wuliang@sina.com

参考文献

[1] Venkatesh K, Ghosh S K, Mullick M, et 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hophysiology, treatment strategies, associated challenge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J]. Cell Tissue Res, 2019, 377(2): 125-151. 

[2] Kirshblum S, Snider B, Rupp R, et al. Updat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2015 and 2019[J]. 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 2020, 31(3): 319-330. 

[3] 王小刚 , 杨彬 , 王亚寒 , 等 . 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分阶段康复 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杂志 , 2022, 44(1): 62-64. 

[4] 王宁华 , 顾新 , 周谋望 , 等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脊髓损伤患者躯 干控制障碍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24, 39(3): 305-311. 

[5] 曾永阳 , 罗春阳 , 王延振 , 等 .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下肢外骨骼康复 训练机器人运动策略 [J]. 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23, 24(3): 414-420.

[6] 刘宏炜 .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2 版 )[J]. 中 国老年保健医学 , 2022, 20(4): 6-9. 

[7] MA H D, WANG C F, HAN L, et al. Tofacitinib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by regulating microglial polarization via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J]. Int J Biol Sci, 2023, 19(15): 4865-4882. 

[8] 汪宗保 , 汪宗兵 , 杨永晖 , 等 . 上肢康复可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的机械设计与研究 [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2022, 46(1): 42-46. 

[9] Gedde M H, Lilleberg H S, Aßmus J, et al. Traumatic vs non-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A comparison of primary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J]. J Spinal Cord Med, 2019, 42(6): 695-701. 

[10] Barbiellini Amidei C, Salmaso L, Bellio S, et al. 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J]. Spinal Cord, 2022, 60(9): 812-819. 

[11] 伏徐徐 , 彭玉慧 . 激励理论联合协同干预对天玑机器人治疗后的颈 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和应对倾向的影响 [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 ( 中 英文 ), 2024, 5(3): 459-465. 

[12] 刘国库 , 艾宗勇 , 牛宝华 , 等 .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药物 生物技术 , 2017, 24(3): 279-282. 

[13] 李京泽 , 邢靖松 , 吕福现 , 等 .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 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 ( 中英文 ), 2023, 4(6): 512-516. 

[14] Hachmann J T, Yousak A, Wallner J J, et al. Epidur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as an intervention for motor recovery after motor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J]. J Neurophysiol, 2021, 126(6): 1843-1859. 

[15] 董延广 , 王强 , 张文娟 , 等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联合踝关节康复训练 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 康复杂志 , 2024, 46(2): 118-122. 

[16] 李希 , 王秉翔 , 李娜 , 等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 患者下肢运动的影响 [J]. 山东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23, 61(3): 121- 126, 133. 

[17] 何逸康 , 宋爱国 , 赖健伟 , 等 . 基于镜像疗法的手部外骨骼机器人 在脑卒中偏瘫手康复中的应用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22, 37(12): 1616-1621. 

[18] 常万鹏 , 张钟文 , 杨钰琳 , 等 .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下肢运 动功能障碍疗效的 Meta 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24, 28(2): 321-328. 

[19] 李诗敏 , 刘美帅 , 张彩霞 . 护士 - 患者 - 照护者协同康复训练在促进 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J]. 颈腰痛杂志 , 2024, 45(2): 348-351. 

[20] 苌凤水 , 杨玉慧 , 陈刚 , 等 . 上海社区脊髓损伤者康复训练情况调查 分析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20, 35(11): 5. 

[21] 陈聪 , 刘玉苹 , 刘昱南 . 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对大脑结构和功能影响 机制的进展研究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24, 33(9): 77-81. 

[22] 陈星颖 , 郝飞 , 高钰丹 , 等 . 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营养因子 3- 壳聚糖 支架改善脊髓损伤大鼠骨骼肌形态和运动功能 [J]. 中国组织工程研 究 , 2021, 25(16): 7. 

[23] 谢国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 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当代医药论丛 , 2024, 22(4): 61-63. 

[24] 陈招君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康 复的临床研究 [D]. 南昌:南昌大学 , 2023. 

[25] 潘璐 , 谭波涛 , 罗美玲 , 等 .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脊髓损伤后 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20, 26(10): 1152-1160. 

[26] 李珂珂 , 王利春 , 刘杰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不完 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1 例 [J].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 据库 , 2022, 4(1): E06874. 

[27] 薛霞 , 李宽 , 马黎飞 , 等 . 基于 3D 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研究针刺对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的疗效 [J]. 中国康复 , 2020, 35(1): 4. 

[28] 吴博宇 , 范志海 .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 研究进展 [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 ( 中英文 ), 2024, 5(2): 194-198. 

[29] 沙培 , 刘畅 , 高兴 , 等 . 协同护理结合肺康复训练在颈脊髓损伤患 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 2024, 10(2): 172-174. 

[30] 王坤 , 董晖 , 朱红鹤 . 早期康复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 者康复指标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J]. 上海医药 , 2023, 44(23): 68-71.


本期文章
[1] 机器人辅助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初步探索(附手术视频) [2]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一例报道(附手术视频) [3] 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4] 机器人辅助经腹宫颈环扎术的临床应用及技巧(附手术视频) [5] 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6] 机器人食管 Ivor Lewis 手术的临床应用 [7] CICARE 沟通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8]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胆囊癌根治术中加速康复护理与疼痛管理应用效果的评估 [9] 机器人辅助腔内手术治疗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建构主义理论教考联动模式用于机器人辅助手术护理带教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1]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士培训现状研究 [12] 脑卒中患者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13]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14]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15]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效果观察 [16]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17] 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8] 环泊酚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19]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艾司氯胺酮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1]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22] Mako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配合 [23]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24]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疼痛管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机器人导航辅助创伤性骨折治疗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6] 不同模式下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置钉准确性与手术效率比较 [27] 机器人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28] 手术机器人联合 O 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29] 个性化冠状位对线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
印象笔记
有道云笔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二维码
意见反馈